“这个政策好,有了集体经济补助,我们以后的养老越来越有保障。”12月27日,城关镇徐庶庙村村民李爷爷感慨地说。
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门,主要面向城乡居民实行个人缴费、集体补助、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多渠道筹资模式,而集体补助一直以来是短板。如何在“应保尽保”基础上不断拓宽筹资渠道、逐步提高参保人员的缴费档次和待遇水平?
2023年以来,南漳县人社局积极探索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集体补助机制,秉承“试点先行、由点到面、逐步推广”原则,在充分论证集体经济补助可行性的基础上,选取城关镇徐庶庙村作为试点先行推动。同时,按照“一年一策”的原则,进一步规范补助对象、补助原则、资金来源和补助办法,逐步形成了“普惠+激励”相结合的补助模式,通过撬动“集体补助”这个“第三支点”来回应民之所盼。截至目前,已对841名缴费人员进行100元/人的集体补助。
“村里这几年发展得越来越好,大家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。村里拿出钱来补助养老保险,我们缴的钱多了,以后领的养老金也多了,心里也踏实了。”城关镇徐庶庙村村民王奶奶喜笑颜开。
新举措将给参保人员带来实笃笃的福利,集体补助金额跟政府补贴金额一样,统一划入参保人员的个人账户,待居民达到待遇领取条件后,用于计发个人账户养老金。
为确保政策精准落地,南漳县人社局充分依托“社保服务进万家”活动,组织业务骨干走村入户,通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缴纳与待遇领取对比测算表,切实向群众算清“缴费账和收益账”“眼前账和长远账”,帮助群众真正理解政策、用活政策。截至目前,累计开展政策宣讲300余场次。
“村集体经济补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一种新的筹资形式,既是推进乡村振兴、共享发展成果、实现共同富裕的客观要求,也是拓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筹资渠道,增加参保群众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积累,提高参保群众养老待遇水平的有效路径。”南漳县人社局党组书记、局长田卫东说。
在稳固成果的同时,南漳县人社局还致力于探索更多创新模式,如继续挖掘特色产业,对收不抵支的困难居民提供“一对一”帮扶,以先富带动后富,将集体补助工作与乡村振兴工作紧密结合,因地制宜将试点村的成功实践辐射到周边村,稳扎稳打,逐步推进试点工程,确保集体补助工作精耕细作、真抓实干。
城乡居保“集体补”为群众幸福“加码”。下一步,南漳县人社局将广泛宣传动员经济效益好、社会责任感强、有爱心的企业、社会组织和个人通过多种方式补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,反哺广大城乡居民,改变“个人缴、政府补”两条腿走路的局面,加快构建“个人缴费、集体补助、社会捐助、政府补贴”的“四轮驱动”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多元筹资格局,进一步织密织牢社会保障安全网,切实增强城乡居民的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。